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香港对深圳又有大动作!港人在大湾区购房享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深圳梦 2020-09-17


粤港澳大湾区再传利好!


11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北京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她在会后见媒体时表示,小组在会议上同意16项措施,包括7项惠及港澳居民、协助专业界别进入大湾区及协助大湾区成为创新科技中心。这些措施将进一步便利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就业和居住,以及加强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便捷流通。最吸引眼球的是:便利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香港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获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


当然,关于香港对深圳直接相关的大动作还有:


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由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深圳河北侧毗邻河套地区的「深方科创园区」组成,是打造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央政府将会在便利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流动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有关措施可望为香港引进更多国内外的创科人才,吸引更多外来资金,为香港的创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


容许在湾区城市的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医疗仪器。




林郑:港人湾区买楼免限制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下午在北京以成员身份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会后她在与传媒会面时表示,是次会议公布了三大类16项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专业界别到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港人在湾区内地九市买楼豁免居住年限证明,将进一步便利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就业和居住。\大公报记者 马静、张宝峰 北京报道

林郑月娥表示,虽然过去几个月香港受到社会动荡的困扰,但特区政府仍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创新及科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气象、商务等领域的工作。

她随即详解了会议发布的16项措施,分为三大类。

买楼上学享受同等待遇

惠及市民政策措施方面包括7项,主要有:便利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香港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获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支持香港居民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特区政府与内地当局商讨,作出政策配合,更好满足港人在大湾区内对移动支付服务的需要;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推出香港居民异地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帐户,目前该工作已经过试点;保障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为两地业界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和业务空间,为两地居民提供跨境理财产品的选择;为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往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提供便利;容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的医疗仪器。

有利专业人士更多发展

扶持香港专业界别的政策措施6项,包括香港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措施、法律顾问措施、特设考核措施;进一步扩大建筑业专业人士资格互认范围;扩大港澳建筑业专业人士在内地执业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给予保险监管优待政策;取消香港服务提供商在内地设立保险公估机构的年期限制;支持港澳债券市场发展巨灾债券。“这些措施可以更加有利于香港专业界人士进入内地,获得更多发展。”林郑月娥表示。

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大湾区打造全球科创中心,昨日公布的措施也包括3项创新及科技内容,其中涵盖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由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深圳河北侧毗邻河套地区的“深方科创园区”组成“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对进境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实行通关便利;放宽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港澳的限制等。

林郑月娥表示,感谢中央政府公布一系列惠及香港社会不同阶层市民的政策措施,认为是次推出的政策措施涵盖范围广泛,亦是特区政府一直努力争取的政策创新及突破,有助巩固和提升香港在金融、医疗和专业服务方面的传统优势,以及发展创新及科技等新经济增长点。特区政府会切实与相关中央部委和广东省政府跟进落实有关政策。

三大类16措施 惠市民扶业界强创科

图:港大深圳医院\资料图片

惠市民

1 大湾区买屋无社保要求:香港居民湾区内地城市购房享同等待遇,获豁免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

2 在内地购物可电子支付:支持香港居民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

3 开银行帐户可异地见证:稳步试点内地银行通过其香港分支机构或控股银行,采用异地见证方式,为香港居民开立内地银行结算帐户

4 在广东读书享同等教育:保障港澳居民或居民随迁子女按规定享受居住地学前教育服务,落实港澳居民子女按当地随迁子女有关政策参加中考、入读高中

5 双向理财通探索建机制:为两地居民提供跨境理财产品的选择,并为人民币跨境流动开拓新的渠道

6 港永居外国人签证便利:为香港永居外国人提供湾区内地九市停留、居留便利,可申办两至五年签证或居留许可

7 内地港医院试点用港药:容许在湾区城市的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医疗仪器。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

扶业界

8 港法律业者可湾区执业:广东已取消香港与内地设立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出资比例不低于30%的限制等。中国司法部同意允许香港法律执业者同时受聘于1至3个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允许通过特定考试取得珠三角九市执业资质

9 建筑业资格互认再扩大:延续已到期的专业资格,以及让具香港资格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与内地开展资格互认

10 建筑业优惠覆内地全境:取得内地建筑及相关工程资格的专业人士在广东、广西、福建享受的相关优惠扩展至内地全境

11 偿二代优惠再延期一年:延续在“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下给予香港的优惠措施,有效期为一年至2020年6月30日

12 设保险公估撤年期限制: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保险公估机构的经营年期要求,与内地同标准监管

13 内地可在港发巨灾债券:政府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港澳市场发行巨灾债券,放宽在港澳设立特殊目的保险公司所受限制

强创科

14 深港科创区中央予支持:中央政府将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便利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流动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

15 动物实验材料予通关便利:中央计划实施便利生物材料入境通关的措施,便利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内地进行动物实验

16 人类遗传资源允申请过境: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内地设立的分校、医院或分支机构如能符合特定条件,可列为试点单位,独立申请人类遗传资源出境来港

香港当下更需积极发展经济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发言中表示,今年6月以来,香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最新数据显示,香港第三季本地生产总值比较去年同期实质下跌2.9%。为此,香港更须积极推进各项有利经济发展的工作,包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她表示,特区政府曾主动提出一些便利措施的建议,希望能进一步落实惠及市民和促进经济活动的措施。

林郑月娥说,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后,中央政府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出八项政策措施。香港特区政府正和广东省政府合作,有序地跟进落实这些措施。与此同时,三地政府加大力度,共同推广粤港澳大湾区,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打好基础。

林郑月娥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力,让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林郑月娥表示,过去几个月,特区政府既认真研究各部委提出的事项,也主动就一些便利措施提出建议,供领导小组的其他成员单位考虑。期望会议能进一步落实惠及香港市民和促进经济活动的各项措施。

来源:香港大公报

16项新措施详解

港人大湾区购房享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1月6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以成员身分出席由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和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陈国基列席会议。

林郑月娥在会上汇报自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以来,香港在创新及科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气象、商务五个主要领域的工作,并简介未来的工作重点。


林郑月娥出席会议


林郑月娥欢迎中央政府于领导小组会议后,公布16项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专业界别到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关措施将进一步便利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就业和居住,以及加强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便捷流通。


16项措施简述如下:

惠及市民的政策措施

一、便利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


香港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获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使香港居民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这项措施可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以及退休后在内地生活。

二、支持香港居民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

去年开始,香港电子钱包已经可以在内地包括大湾区广泛使用,而覆盖的实体商户数目和交易量也持续上升。为便利港人在大湾区内使用移动支付服务,特区政府与内地当局商讨,作出政策配合。措施有助促进大湾区内人流互通,更好地满足了港人在大湾区内对移动支付服务的需要。

三、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推出香港居民异地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步试点内地银行可通过其香港分支机构或同一法人集团的控股银行,采用异地见证方式,为香港居民开立内地银行第II、III类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使用移动支付。

四、保障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

保障港澳居民或居民随迁子女按规定享受居住地学前教育服务,以及落实港澳居民子女按当地随迁子女有关政策参加中考,入读高中。

五、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


大湾区的内地城市是内地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内地居民对投资境外资产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不少港人对内地理财产品也有实际需求。为满足两地居民的跨境财富管理需求,中央政府同意,探索建立双向理财通机制,在风险可控和适切保障投资者的前提下,为两地业界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和业务空间,为两地居民提供跨境理财产品的选择,并为人民币跨境流动开拓新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两地金融合作。

六、为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往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提供便利

为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外国人提供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停留、居留便利,让他们可向内地当局申请办理有效期两至五年以内的签证或居留许可有关措施可便利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往来大湾区,有助推动大湾区发展,提升区内各市汇聚人才的协同效应;措施亦可巩固香港作为地区人才枢纽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全球人才汇聚香港。

七、容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的医疗仪器

为便利在大湾区工作及生活的香港人在当地就医,中央政府已接纳特区政府的建议,容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的医疗仪器。食物及卫生局会与内地有关当局商讨具体安排,包括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

香港拥有健全的药物注册制度和医疗仪器行政管理制度。这项措施有助吸引本地和跨国药企、生物制药和医疗科技公司以香港为基地申请新药注册和引入医疗仪器,并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同时惠及两地。


会议现场


扶持专业界别的政策措施

八、香港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措施、法律顾问措施、特设考核措施

广东省已于今年8月1日起取消香港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广东省设立的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港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的限制、允许联营律师事务所以本所名义聘请港、澳及内地律师,以及放宽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可以受理行政诉讼法律事务等。有关措施相信尤其有助香港的中小型律师事务所透过合伙联营方式进入内地市场。

此外,司法部同意允许香港法律执业者同时受聘于一至三个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将法律顾问的聘用由核准改为备案管理,亦毋需年度注册。司法部亦同意允许符合资格的香港法律执业者通过特定考试取得大湾区珠三角九市的执业资质,从事一定范围的内地法律事务。

法律顾问及特定考试措施的详细内容及实施日期有待内地方面提供。有关措施生效后,可便利香港法律执业者在内地提供香港法律顾问服务,并容许合资格香港执业者在大湾区执业。

九、进一步扩大建筑业专业人士资格互认范围

就建筑界别的专业人士,新措施将延续已到期的专业资格,以及让具有香港专业学会会员资格的香港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与内地相应协会(学会)会员开展资格互认工作。

以上措施将便利相关的香港专业人士延续他们在内地的注册执业资格,以及增加他们到内地提供专业服务的机会。

十、扩大港澳建筑业专业人士在内地执业优惠政策实施范围

新措施向通过互认或考试取得内地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专业资格的香港专业人士在广东、广西、福建享受的相关优惠措施,扩展至内地全境。

以上措施能让相关的香港建筑业专业人士前往内地不同城市直接提供服务,增加他们在内地的就业机会。

十一、给予保险监管优待政策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去年7月达成共识,在「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C-ROSS,简称「偿二代」)下,当内地保险公司分出业务予香港符合要求的专业再保险公司时,该内地保险公司的资本额要求将可获降低。

银保监会已同意延续在偿二代下给予香港的优惠措施,有效期为一年至明年6月30日。此举有助保持香港保险业的竞争力,并为香港参与及协助「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稳健的风险管理基础。

十二、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保险公估机构的年期限制

中央政府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保险公估机构的经营年期要求,允许他们按照与内地保险公估机构相同的监管标准进行业务备案。这项措施将鼓励更多具备特色或专长的企业选择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扩展业务,丰富区内市场主体和提升竞争力。

十三、支持港澳债券市场发展(巨灾债券)

中央政府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港澳市场发行巨灾债券,放宽对他们在港澳设立特殊目的保险公司时所受到的限制。随着内地保险业迅速发展,对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转移需求甚殷。香港有成熟开放的资本市场及完善的司法制度,加上大量具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可为内地保险公司提供平台发行巨灾债券,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地发展。

创新及科技

十四、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由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深圳河北侧毗邻河套地区的「深方科创园区」组成,是打造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央政府将会在便利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流动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有关措施可望为香港引进更多国内外的创科人才,吸引更多外来资金,为香港的创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十五、对进境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实行通关便利

中央政府计划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下,实施便利生物材料入境通关的措施,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等,便利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内地进行动物实验。新政策可鼓励和促进香港的研究人员在内地进行临床医学研究和实验,支持研发合作项目,有助推动香港医疗科技的发展。

十六、放宽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港澳的限制

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内地设立的分校、医院或分支机构如能符合特定条件,可列为试点单位,独立申请人类遗传资源出境来港。新政策配合在香港科学园建设中的「医疗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推动香港医疗科技的发展。

林郑月娥感谢中央政府公布一系列惠及香港社会不同阶层市民的政策措施,认为是次推出的政策措施涵盖范围广泛,亦是特区政府一直努力争取的政策创新及突破,有助巩固和提升香港在金融、医疗和专业服务方面的传统优势,以及发展创新及科技等新经济增长点。特区政府会切实与相关中央部委和广东省政府跟进落实有关政策。(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微信号:HKCMAB)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香港大公报、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